实际应用
EVALUATION
BIM组织架构

软件配置

硬件配置

项目BIM5D应用情况
一、前期准备
1. 模型集成
前期,项目BIM小组人员通过协作完成项目结构模型、场布模型的建立,并在BIM5D中进行模型集成,其中包括一个整体地下室、三栋塔楼及三栋裙楼。

2. 成员设置
采用BIM5D平台将业主、监理单位、总包项目管理人员和各个分包队伍负责人均纳入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完善的BIM管理流程体系。

3. 现场三维模型场地布置

企业族库


应用效果:替代传统二维平面布置,利用中建安装企业标准化族库和三维场地布置软件,为项目提供现场布置规划方案,解决设计思考规范考虑不周全带来的绘制慢、不直观、调整多以及带来的环保、消防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二、进度管理应用
1. 施工模拟
通过模拟可以发现施工工序搭接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妥当等问题,从而纠正总进度计划。后期在录入实际施工时间后,可以用于计划与实际时间的对比分析,实现对现场进度的实时把控,出现偏差较大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基于流水段的任务派分

各楼栋按照前期策划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来进行流水段划分,在对应流水段下,按照项目实际周、月计划进行任务派分,将计划开始、结束时间,任务施工工艺等信息录入,并推送给相关责任人进行进度的实时跟踪。后期通过数据分析寻找滞后任务,并采取应对措施。

项目部在召开生产例会的时候利用网页端进行进度的对比分析,同时采取对应的措施保证现场进度处于可控状态。

网页端大数据统计

例会分析
3. 进度照片
传统模式:项目人员主要用手机拍照记录通过微信或者QQ群的方式进行进度跟踪管理,虽然具有即时性的优势,但是每天的信息量巨大,且容易被其他信息覆盖,不具备文件浏览与存储和过程留底的便利性,很难通过数据进行过滤回顾,无积累数据。
应用流程:现场通过BIM5D手机端实时采集施工进度照片,实时展示和描述当天施工进展情况,进度信息自动同步项目人员可通过网页端和手机端实时查看、查找相应日期的进度描述、天气情况等信息。后台网页端实时查看;


4. 劳动力统计
传统模式:通过手写记录,施工日志来记录,后期查阅困难;每日工种和人数无法分类统计计算;
应用流程:工长每天通过现场清点人数,通过BIM手机端app中的劳动力统计功能录入,后期可通过网页端进行劳动力的统计汇总;

手机端记录劳动力

网页端数据统计
应用效果:BIM的劳动力统计通过对现场每天进场人数的记录和汇总形成项目的人力资源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形成项目的劳动力资源投入指标,为以后指导项目精准进度分析和人工成本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5. 数字周报
传统模式:各部门各业务口工作汇总困难,汇总不精确,经常出现错、漏、乱的情况;
应用流程:只需各业务口每天按时完成派分的生产、质量、安全、物资、商务等工作,通过过滤时间一键生成数字周报;


应用效果:替代了传统的纸质文字说明周报,一键生成内容信息图片文字说明一目了然,内容更丰富汇总更简单。
三、技术应用
1. 高支模三维模型及计算书
传统模式:以往技术负责人都是通过经验和想象用CAD来绘制高支模区域的平面,立面、剖面,然后通过手算计算出工程量,带来了高支模区域绘制模糊不精准,工程量误差较大,没有一定的数据支撑,且效率低。
应用流程:

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绘制高支模区域三维模型

通过渲染1:1还原现场实景

高支模区域自动算出受力计算书


利用BIM技术通过三维模型一键导出平、立、剖图
应用效果:利用BIM技术对高支模区域可视化建模。导出平面图准确性更高,更直观,且自动识别高支模区域,对模架搭设方案进行受力计算,出具安全计算书,并导出高支模材料的工程量,精准采购,避免材料进场过少或过多导致的工期延误或材料浪费。大大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及物质人员的工作效率。
2. 三维施工方案交底
传统模式:根据工人经验或者施工方案文字说明和平面说明,经常出现施工工序错误,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问题。
应用过程:
根据规范或者方案绘制三维模型,通过共享云平台传送至现场每个人手机端,现场随时查看施工工艺图片或动画。


应用效果:利用BIM技术对施工难点及复杂节点,通过三维图片或者三维动画进行交底;施工步骤更直观,复杂的结构更清楚、更能直观地呈现出来,有效避免了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 工艺工法库
项目技术部利用工艺工法库录入工具将项目的施工方案分模块进行录入,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能随时随地查看施工工艺,从而保证现场施工质量。


4. 二维码技术方案交底
传统模式:纸质文件现场交底容易丢失,且很难查询;
应用过程:将文档生成二维码,以二维码形式制作现场二维码交底信息栏,现场任何人员只需手机扫一扫即可随时查看现场交底方案

应用效果:交底更简单,查看更方便,有效的提高了现场人员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
5. 云协同办公
传统模式:项目管理人员经常需要携带图纸、方案等纸质文档,不可能随手携带,导致携带不方便等问题;项目图纸经常存在变更,导致不同人电脑上图纸版本不一致,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无法快速得到第一手资料;项目各部门各人员之间文件繁多,只能通过网上传递或者U盘之间传送而且查找困难无法留底等问题;
应用流程:BIM云平台—对口部门建立没人云文档文件夹—管理员设置文件夹权限—个人页上传资料文件—所有人手机端或者网页端进行查阅下载;

BIM云文件夹

权限管理设置



资料在线查阅
应用效果:通过BIM云协同功能对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资料自动推送,项目现场人员可随时查看。在图纸发生变更后,技术部资料员第一时间上传新图纸,同时变更管理人员将所有涉及变更及台账都上传到云空间,可供所有人随时在线查阅。做到了让各业务口工作串联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目的;极大的提升了各业务口工作效率;
四、 物资提量
项目管理人员根据专业、进度、流水段、构件类型等信息,利用BIM5d平台快速、准确提取材料量,减少材料采购、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项目工程部在打灰施工前,会从BIM5D中统计打灰部位混凝土量,然后将该量导出到EXCEL中,作为混凝土物资采购量。并且拿BIM5D中量再与现场实际用量进行对比,统计偏差,找偏差原因,达到后面减少现场施工损耗的目的。


五、公司简介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总公司旗下专业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13.525亿元,是集设计、科研、咨询、采购、施工、设备租赁、融投资于一体的国有独资大型建筑安装施工企业。拥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制造特级、化工石化医药全行业设计甲级等资质,通过了ISO9001、ISO14001、GB/T28001“三位一体”,美国工程师协会压力容器阿斯米、江苏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在大型公建和高层(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异形钢结构制作安装、化工、石油、燃气、水务、油气贮备、电子、造纸、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积聚了独特、领先的施工技术优势,形成了大型高端机电安装、石化工程、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四大支柱业务板块和EPC工程总承包能力,是国内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综合建筑安装企业之一。
公司先后承建了300余项国家及省市大中型重点工程,使企业累计荣获38项鲁班奖和200余项国家、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并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建筑施工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建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4项、国家级工法9项,在国内大型高端机电安装领域具有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综合实力稳居同行业前列。
BIM组织架构
软件配置
硬件配置
项目BIM5D应用情况
一、前期准备
1. 模型集成
前期,项目BIM小组人员通过协作完成项目结构模型、场布模型的建立,并在BIM5D中进行模型集成,其中包括一个整体地下室、三栋塔楼及三栋裙楼。
2. 成员设置
采用BIM5D平台将业主、监理单位、总包项目管理人员和各个分包队伍负责人均纳入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完善的BIM管理流程体系。
3. 现场三维模型场地布置
企业族库
应用效果:替代传统二维平面布置,利用中建安装企业标准化族库和三维场地布置软件,为项目提供现场布置规划方案,解决设计思考规范考虑不周全带来的绘制慢、不直观、调整多以及带来的环保、消防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二、进度管理应用
1. 施工模拟
通过模拟可以发现施工工序搭接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妥当等问题,从而纠正总进度计划。后期在录入实际施工时间后,可以用于计划与实际时间的对比分析,实现对现场进度的实时把控,出现偏差较大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基于流水段的任务派分
各楼栋按照前期策划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来进行流水段划分,在对应流水段下,按照项目实际周、月计划进行任务派分,将计划开始、结束时间,任务施工工艺等信息录入,并推送给相关责任人进行进度的实时跟踪。后期通过数据分析寻找滞后任务,并采取应对措施。
项目部在召开生产例会的时候利用网页端进行进度的对比分析,同时采取对应的措施保证现场进度处于可控状态。
网页端大数据统计
例会分析
3. 进度照片
传统模式:项目人员主要用手机拍照记录通过微信或者QQ群的方式进行进度跟踪管理,虽然具有即时性的优势,但是每天的信息量巨大,且容易被其他信息覆盖,不具备文件浏览与存储和过程留底的便利性,很难通过数据进行过滤回顾,无积累数据。
应用流程:现场通过BIM5D手机端实时采集施工进度照片,实时展示和描述当天施工进展情况,进度信息自动同步项目人员可通过网页端和手机端实时查看、查找相应日期的进度描述、天气情况等信息。后台网页端实时查看;
4. 劳动力统计
传统模式:通过手写记录,施工日志来记录,后期查阅困难;每日工种和人数无法分类统计计算;
应用流程:工长每天通过现场清点人数,通过BIM手机端app中的劳动力统计功能录入,后期可通过网页端进行劳动力的统计汇总;
手机端记录劳动力
网页端数据统计
应用效果:BIM的劳动力统计通过对现场每天进场人数的记录和汇总形成项目的人力资源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形成项目的劳动力资源投入指标,为以后指导项目精准进度分析和人工成本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5. 数字周报
传统模式:各部门各业务口工作汇总困难,汇总不精确,经常出现错、漏、乱的情况;
应用流程:只需各业务口每天按时完成派分的生产、质量、安全、物资、商务等工作,通过过滤时间一键生成数字周报;
应用效果:替代了传统的纸质文字说明周报,一键生成内容信息图片文字说明一目了然,内容更丰富汇总更简单。
三、技术应用
1. 高支模三维模型及计算书
传统模式:以往技术负责人都是通过经验和想象用CAD来绘制高支模区域的平面,立面、剖面,然后通过手算计算出工程量,带来了高支模区域绘制模糊不精准,工程量误差较大,没有一定的数据支撑,且效率低。
应用流程:
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绘制高支模区域三维模型
通过渲染1:1还原现场实景
高支模区域自动算出受力计算书
利用BIM技术通过三维模型一键导出平、立、剖图
应用效果:利用BIM技术对高支模区域可视化建模。导出平面图准确性更高,更直观,且自动识别高支模区域,对模架搭设方案进行受力计算,出具安全计算书,并导出高支模材料的工程量,精准采购,避免材料进场过少或过多导致的工期延误或材料浪费。大大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及物质人员的工作效率。
2. 三维施工方案交底
传统模式:根据工人经验或者施工方案文字说明和平面说明,经常出现施工工序错误,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问题。
应用过程:
根据规范或者方案绘制三维模型,通过共享云平台传送至现场每个人手机端,现场随时查看施工工艺图片或动画。
应用效果:利用BIM技术对施工难点及复杂节点,通过三维图片或者三维动画进行交底;施工步骤更直观,复杂的结构更清楚、更能直观地呈现出来,有效避免了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 工艺工法库
项目技术部利用工艺工法库录入工具将项目的施工方案分模块进行录入,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能随时随地查看施工工艺,从而保证现场施工质量。
4. 二维码技术方案交底
传统模式:纸质文件现场交底容易丢失,且很难查询;
应用过程:将文档生成二维码,以二维码形式制作现场二维码交底信息栏,现场任何人员只需手机扫一扫即可随时查看现场交底方案
应用效果:交底更简单,查看更方便,有效的提高了现场人员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
5. 云协同办公
传统模式:项目管理人员经常需要携带图纸、方案等纸质文档,不可能随手携带,导致携带不方便等问题;项目图纸经常存在变更,导致不同人电脑上图纸版本不一致,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无法快速得到第一手资料;项目各部门各人员之间文件繁多,只能通过网上传递或者U盘之间传送而且查找困难无法留底等问题;
应用流程:BIM云平台—对口部门建立没人云文档文件夹—管理员设置文件夹权限—个人页上传资料文件—所有人手机端或者网页端进行查阅下载;
BIM云文件夹
权限管理设置
资料在线查阅
应用效果:通过BIM云协同功能对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资料自动推送,项目现场人员可随时查看。在图纸发生变更后,技术部资料员第一时间上传新图纸,同时变更管理人员将所有涉及变更及台账都上传到云空间,可供所有人随时在线查阅。做到了让各业务口工作串联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目的;极大的提升了各业务口工作效率;
四、 物资提量
项目管理人员根据专业、进度、流水段、构件类型等信息,利用BIM5d平台快速、准确提取材料量,减少材料采购、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项目工程部在打灰施工前,会从BIM5D中统计打灰部位混凝土量,然后将该量导出到EXCEL中,作为混凝土物资采购量。并且拿BIM5D中量再与现场实际用量进行对比,统计偏差,找偏差原因,达到后面减少现场施工损耗的目的。
五、公司简介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总公司旗下专业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13.525亿元,是集设计、科研、咨询、采购、施工、设备租赁、融投资于一体的国有独资大型建筑安装施工企业。拥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制造特级、化工石化医药全行业设计甲级等资质,通过了ISO9001、ISO14001、GB/T28001“三位一体”,美国工程师协会压力容器阿斯米、江苏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在大型公建和高层(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异形钢结构制作安装、化工、石油、燃气、水务、油气贮备、电子、造纸、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积聚了独特、领先的施工技术优势,形成了大型高端机电安装、石化工程、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四大支柱业务板块和EPC工程总承包能力,是国内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综合建筑安装企业之一。
公司先后承建了300余项国家及省市大中型重点工程,使企业累计荣获38项鲁班奖和200余项国家、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并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建筑施工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建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4项、国家级工法9项,在国内大型高端机电安装领域具有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综合实力稳居同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