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应用
EVALUATION
BIM应用软硬件配置


组织架构与应用流程

组织架构图
BIM策划应用流程


1. 建模
建模人员利用revit设计软件搭建的结构、建筑模型,Magicad搭建机电模型;利用钢筋算量GGJ软件搭建的钢筋BIM模型,利用土建算量GCL和GFC插件进行土建商务模型搭建。


2. 碰撞检查
机电建模人员利用Magicad搭建机房设计BIM模型以及利用revit、Naviswork进行机房部分、机电主体模型的防碰撞检测。

通过三维模型建立,碰撞检查,计算项目的土建、机电工程量,发现问题16类;
图纸矛盾问题:5个;
机电与土建碰撞问题:50处;
机电管线综合发现问题:6处;
经过与研究院确认,需要设计院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2处;
施工过程中规避问题30处。
3. 场布模型
用广联达场地布置软件搭建BIM设计场布模型。

4 BIM5D基础数据准备
PROJECT进度计划、合同预算文件、BIM应用策划、BIM5D系统上线工作分配沟通确认表

BIM5D系统上线工作分配沟通确认表

BIM5D平台应用重点及BIM成果
1. BIM5D平台应用
(1)质量管理
于2017年11月1日至今
1)项目内部所有质量管理反馈流程、机制、表单全部走BIM5D平台。
2)质量模块主要用于现场质量问题的发现与整改。
3)截止目前,质量模块运行将近11个月,质量问题通过平台处理超过200余条。质量管理这条线完全通过BIM5D平台实现了业务替代。
4)应用流程:


质量问题模块网页端应用

2. 安全管理应用
安全管理模块与质量管理模块基本同时上线,迄今为止基本实现了业务替代,包括现场安全问题的发现整改、安全问题的总结与考评等工作全部通过BIM5D安全模块进行呈现。

安全问题统计分析
3. 基于BIM5D的资料管理
背景:本项目作为中科集团BIM应用试点项目,集团领导非常关注。驰久卓越作为跟审单位,也是该项目参与者,针对资料归档这部分内容,项目、集团领导希望通过平台将过去需要归档提交的资料实现查阅。鉴于此本项目通过BIM5D平台进行了资料管理应用。
方式:通过广联达BIM平台将项目需要共享的技术交底、验收资料、图纸、使用的本地化图集等资料进行上传,并且对业主、集团公司、项目部、劳务班组、跟审单位进行不同的设置权限,各自按照自己的权限去查看、修改资料。

资料管理应用流程

目前平台已上传的部分资料
资料应用后续计划:将现场所有实测实量、验收检验报告、变更文档全部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传平台。
4. 二次结构
背景:本项目厂房工程,单层层高最高可达到10m,砌体墙中间每隔2M有一道混凝土带,从而增加了排砖的难度。BIM5D平台中的精细排砖可以增加混凝土带,智能排砖。

价值总结:对排砖方案进行模拟设计,提高现场施工人员排砖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形象出图,避免传统模式交互不畅造成砌体拆迁和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最大损耗量的计算结果(配置最优的方案,生成准确的物料表,更精确地提供材料用量,减少二次搬运费用、材料费,为业主节约资金)。
5. 主要施工资源测算
2018年1月起开始应用
本项目应用方式:在下阶段施工前在利用BIM平台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混凝土、砌体)进行材料提取和预测。应用目的:生产管理前置,主要材料量事前精准预测。

通过BIM5D平台按照进度计划与部位进行物资查询

通过BIM5D平台资源模拟提前将C25、C25P6、C30、C30P6、C40、C40P6商品混凝土进行资源测算,作为物资需用计划、节点限额的重要参考提交物资部门进行采购计划。
6. 资金管控
自2018年1月起
商务部通过BIM5D平台进行资金趋势分析,统计计划、实际之间资金差距,以及合同内明细对比,以及指标对比,为项目后续调整资金计划提供依据,为企业做指标积累。

预算员可以根据模型数据的提取,实现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迅速完成对业主月度工程量审报,对分包的实际完成工程量审核
后期工作改进计划
1. 目前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还比较混乱模糊,后续考虑将新版生产进度模块上线,用于项目生产部做进度管控,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材料采集上,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后续将进行流程再梳理,争取在生产模块中采集过程人机料各种数据,使新的生产模块发挥出价值。
BIM应用软硬件配置
组织架构与应用流程
组织架构图
BIM策划应用流程
1. 建模
建模人员利用revit设计软件搭建的结构、建筑模型,Magicad搭建机电模型;利用钢筋算量GGJ软件搭建的钢筋BIM模型,利用土建算量GCL和GFC插件进行土建商务模型搭建。
2. 碰撞检查
机电建模人员利用Magicad搭建机房设计BIM模型以及利用revit、Naviswork进行机房部分、机电主体模型的防碰撞检测。
通过三维模型建立,碰撞检查,计算项目的土建、机电工程量,发现问题16类;
图纸矛盾问题:5个;
机电与土建碰撞问题:50处;
机电管线综合发现问题:6处;
经过与研究院确认,需要设计院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2处;
施工过程中规避问题30处。
3. 场布模型
用广联达场地布置软件搭建BIM设计场布模型。
4 BIM5D基础数据准备
PROJECT进度计划、合同预算文件、BIM应用策划、BIM5D系统上线工作分配沟通确认表
BIM5D系统上线工作分配沟通确认表
BIM5D平台应用重点及BIM成果
1. BIM5D平台应用
(1)质量管理
于2017年11月1日至今
1)项目内部所有质量管理反馈流程、机制、表单全部走BIM5D平台。
2)质量模块主要用于现场质量问题的发现与整改。
3)截止目前,质量模块运行将近11个月,质量问题通过平台处理超过200余条。质量管理这条线完全通过BIM5D平台实现了业务替代。
4)应用流程:
质量问题模块网页端应用
2. 安全管理应用
安全管理模块与质量管理模块基本同时上线,迄今为止基本实现了业务替代,包括现场安全问题的发现整改、安全问题的总结与考评等工作全部通过BIM5D安全模块进行呈现。
安全问题统计分析
3. 基于BIM5D的资料管理
背景:本项目作为中科集团BIM应用试点项目,集团领导非常关注。驰久卓越作为跟审单位,也是该项目参与者,针对资料归档这部分内容,项目、集团领导希望通过平台将过去需要归档提交的资料实现查阅。鉴于此本项目通过BIM5D平台进行了资料管理应用。
方式:通过广联达BIM平台将项目需要共享的技术交底、验收资料、图纸、使用的本地化图集等资料进行上传,并且对业主、集团公司、项目部、劳务班组、跟审单位进行不同的设置权限,各自按照自己的权限去查看、修改资料。
资料管理应用流程
目前平台已上传的部分资料
资料应用后续计划:将现场所有实测实量、验收检验报告、变更文档全部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传平台。
4. 二次结构
背景:本项目厂房工程,单层层高最高可达到10m,砌体墙中间每隔2M有一道混凝土带,从而增加了排砖的难度。BIM5D平台中的精细排砖可以增加混凝土带,智能排砖。
价值总结:对排砖方案进行模拟设计,提高现场施工人员排砖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形象出图,避免传统模式交互不畅造成砌体拆迁和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最大损耗量的计算结果(配置最优的方案,生成准确的物料表,更精确地提供材料用量,减少二次搬运费用、材料费,为业主节约资金)。
5. 主要施工资源测算
2018年1月起开始应用
本项目应用方式:在下阶段施工前在利用BIM平台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混凝土、砌体)进行材料提取和预测。应用目的:生产管理前置,主要材料量事前精准预测。
通过BIM5D平台按照进度计划与部位进行物资查询
通过BIM5D平台资源模拟提前将C25、C25P6、C30、C30P6、C40、C40P6商品混凝土进行资源测算,作为物资需用计划、节点限额的重要参考提交物资部门进行采购计划。
6. 资金管控
自2018年1月起
商务部通过BIM5D平台进行资金趋势分析,统计计划、实际之间资金差距,以及合同内明细对比,以及指标对比,为项目后续调整资金计划提供依据,为企业做指标积累。
预算员可以根据模型数据的提取,实现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迅速完成对业主月度工程量审报,对分包的实际完成工程量审核
后期工作改进计划
1. 目前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还比较混乱模糊,后续考虑将新版生产进度模块上线,用于项目生产部做进度管控,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材料采集上,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后续将进行流程再梳理,争取在生产模块中采集过程人机料各种数据,使新的生产模块发挥出价值。